西番蓮籽油(百香果)制油工藝全解析:生磨 | 生榨 | 熟榨方法對比及應(yīng)用指南
西番蓮籽油制備方法比較研究比較了生磨法、生榨法、熟榨法制備西番蓮籽油的出油率及對油品質(zhì)的影響。結(jié)果表明,3 種制備方法對西番蓮籽油的脂肪酸組成影響不大,脂肪酸組成中亞油酸含量均在 88% 左右;3 種方法制備的油碘值、皂化值都相當(dāng)接近,折光指數(shù)也無較大差異。生磨法的出油率最高,為 19.28%,回收率可達(dá) 90%,熟榨法的出油率高于生榨法,分別為 14.35% 和 12.11%,回收率分別為 67.24% 和 56.75%。
關(guān)鍵詞:西番蓮籽油;百香果籽油;制備方法;脂肪酸;出油率;回收率
一、引言
二、材料與方法
2.1 主要原料、設(shè)備
2.2 實驗方法
2.2.1 西番蓮籽含油量的測定
參照 GB/T 5512—1985 糧食、油料檢驗粗脂肪測定法。將清洗去雜后的西番蓮籽于 105℃下烘至恒重,研磨,稱取一定量樣品于濾紙筒內(nèi),放入索氏抽提器中,用無水乙醚抽提 8h。抽提液揮去乙醚,得西番蓮籽油,稱重,計算西番蓮籽的含油量。
2.2.2 西番蓮籽油的制備
2.2.3 西番蓮籽油樣品預(yù)處理 —— 甲酯化法
將不同方法制得的西番蓮籽油各取 0.5g 置于 10mL 具塞試管中,加入 2mL 乙醚一正己烷 (1:1,體積比) 溶液,溶解后,加入 1mL 0.4mol/L 氫氧化鉀一甲醇溶液,搖勻,靜置 10min,加適量飽和氯化鈉溶液,緩慢攪拌破乳,靜置使油水分層,取上層清液進行分析測定。
2.2.4 脂肪酸組成分析 —— 氣相色譜法
采用氣相色譜法分析西番蓮籽油的脂肪酸種類和含量。色譜條件:色譜柱為 HP-88 毛細(xì)管柱 (100m×0.25mm×0.2μm);載氣為氮氣,流速為 1mL/min;分流比為 50:1;進樣口溫度為 250℃;檢測器溫度為 280℃;柱溫采用程序升溫,初始溫度為 100℃,以 4℃/min 升至 240℃,維持 10min。進樣量為 1μL。所得色譜圖按面積歸一化法計算各脂肪酸含量。
2.2.5 西番蓮籽油理化指標(biāo)測定
三、結(jié)果與討論
3.1 西番蓮籽含油量
測得西番蓮籽含油量為 25.36%。
3.2 不同制備方法的出油率
生磨法出油率為 19.28%,生榨法出油率為 12.11%,熟榨法出油率為 14.35%。生磨法的出油率最高,熟榨法的出油率高于生榨法。這是因為生磨法通過粉碎、研磨破壞了西番蓮籽的細(xì)胞結(jié)構(gòu),使油脂更易釋放出來;熟榨法對原料進行了蒸炒,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壞了細(xì)胞結(jié)構(gòu),且降低了油脂的黏度,有利于油脂的流出,而生榨法直接壓榨,細(xì)胞結(jié)構(gòu)破壞不充分,導(dǎo)致出油率較低。
3.3 不同制備方法所得西番蓮籽油的脂肪酸組成比較
表 1
3.4 不同制備方法所得西番蓮籽油的理化指標(biāo)比較
表 2
3.5 不同制備方法的回收率
回收率 =(實際出油量 ÷ 理論出油量)×100%,理論出油量根據(jù)西番蓮籽含油量計算得出。生磨法回收率可達(dá) 90%,熟榨法回收率為 67.24%,生榨法回收率為 56.75%。生磨法回收率最高,這與它較高的出油率相對應(yīng),說明生磨法在提取西番蓮籽油時,能更充分地將原料中的油脂提取出來。